提高心理弹性,勇往直前向未来

2020-06-26
    提高心理弹性,勇往直前向未来
 
    我们总是会遇到有一些人,很有才华、天赋,但总会因为一点儿打击而变得自怨自艾、消极抑郁,导致一事无成;而有这么一些人,能力平平,但TA能够在不断的挫折中吸取经验,不怕失败越挫越勇,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弹性不一样所产生的不同。
 
 
 
    1.心理弹性是什么
 
    心理弹性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成功适应的能力。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重大的精神创伤和长期的逆境,都会对大脑功能和结构带来实质性影响,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不过很多人在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压力事件之后并不会患上精神疾病,甚至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件时心理上变得更擅长应对了,这就是心理弹性对我们的保护作用。心理弹性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环境挑战,增强抗压力。
 
 
    2.如何促进心理弹性
 
    促进心理弹性的关键在于培养个体积极的韧性特质、建立良好的家庭及外部环境支持系统。
 
    01.培养个体积极的韧性特质:自从积极心理学席卷了整个心理界,心理弹性的研究开始强调个体在应对不利情境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其中,在培养韧性特质的方法上,比较著名的是国际心理研究提出的“我有”“我是”和“我能”策略。
 
    “我有”是帮助个体发现自己拥有的外界支持与资源,发展安全感和受保护的感觉。
 
    “我是”是帮助个体发现个人的内在力量,包含个人的感觉、态度及信念。
 
    “我能”是帮助个体发现和培养人际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创造力、恒心、幽默、沟通能力等。
 
    02.建立良好的外界支持系统:相对于个体心理韧性特质的内部保护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团体的外界支持同样是促进心理弹性的力量,对于个体在不利情境中维持积极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通常,我们把这些外界支持的力量统称为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父母、亲友、学校老师等给予的物质和情感支持。
 
    (1)家庭:在家庭中,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早起安全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积极关注、民主型教养方式、理解和无条件接纳,与父母建立起的亲密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的交往过程,都是帮助个体培养心理弹性的重要条件。
 
    (2)学校与社会:在学校和社会团体里,教师的肯定和关怀、同伴好友的理解与陪伴、获得的成功或快乐体验等,同样对于缓冲遭受逆境和挫折后的抑郁心境,促进个体良好适应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的同伴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支持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或社会机构可以通过组织人际交往、人际信任的团体活动来增强个体的归属感与合作能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学校和社会还要以“构建和谐”为宗旨,创造积极向上、安全健康的氛围,力争为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张天清
                 《大脑修复术》,姚乃琳
预约鱼火心理捕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