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这可能是你的错觉(上)

2019-10-16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做了某件事被别人夸奖,鱼火君一般是这样回应:“没有没有,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也有不少人也碰到过多次这种的情形。
 
  这不是客气的谦虚,而是一种很真实的感受。虽说被别人夸赞是一件美滋滋的事情,但是内心总觉得很恐慌,总感觉别人对自己的夸奖,不是因为客气,就是因为不了解实情。
 
  鱼火君觉得,大家心中应该有这样一种执念: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情况,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像是自黑。这是为什么呢?
 
  1、用理想自我来约束现实自我
 
  心理学家罗杰斯将自我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理想自我,另一种是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就是期望中的那个自我,在自身的各个方面,必须是完美的、理想的。现实自我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但这个自我,总是那么不完美、有缺陷的。
 
  因为不够完美,所以我们对现实的自己不满,并对理想中的自己抱有期待。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思想,不管是在家庭、工作还是学习,都会下意识的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对理想自我是能正确看待的,因为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行和努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有些时候,我们会将理想自我的这个目标作为我们必须完成的标准,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就是自己不够好。
 
  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就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总是不断地在追求完美,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完美。所以他们总是活得很累,就是因为他们将理想自我当做自己标准来做。
 
  所以,当一个人总是将理想自我来约束自我,那他必然会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好。
 
  2、关注错觉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到,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且容易地发现别人的好,比如别人更受欢迎、别人更加优秀等。一回头看看自己,一种差距感油然而生,甚至产生了自卑和压力。
 
  难道别人真的如此完美吗?试一下去和一位你认为完美的人深入沟通一番,其实你也会发现对方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他也有焦躁的事情,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这就意味着,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东西,和对方实际的样子是有很大的区别。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一个专业词叫做:选择性认知。
 
  我们每天的生活状态是繁忙充实的,很多时间和精力都只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对于其他人的了解,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才感受到一点点的理解。而且,人的心理特性也决定了,我们会更容易地被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所吸引,忽视了他们身上的缺点,就会无意识的认为,这就是对方全部的样子。
 
  这样的认知偏差,就是关注错觉。
 
  不管是自我理想约束现实自我,还是关注错觉,其实这都反映了一件事实,那就是自我价值感很低。
 
  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一般和他的成长经历相关。不管是经常被家人否定,还是被老师忽视,直到长大,就会一直笼罩在幼年父母或老师对自己的看法上面,认为自己不够好。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调节好这样一种心态呢?请看下期分解~
预约鱼火心理捕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