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年了,别再信那些心理谣言了
2019-11-02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越来越多人在注重个人的发展时,也开始关注起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平时我们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且正规,由于网络的发达,我们更在无意间吸收了这些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能帮我们调节改善心理问题,反倒还会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此,鱼火君总结了5点大家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摆脱过去的错误看法。
1、一个人要么心理健康,要么有心理疾病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会有些小毛病,比如说膝盖不好等。相应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偶尔也会有些情绪上的波动。
从心理学上来看,心理健康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区间范围,处在其中任意一个位置都是健康的。
就算你认为自己身心都很健康,但也不代表你的心理状态百分百健康。鱼火君记得,据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的官方统计过一个数据,在调查的所有成年人中,仅仅只有17%的人心理状态极佳而已。
2、心理问题无法预防
一般情况下,很多心理问题可以预防,但也只是一部分。有些心理问题则受到不可抗力,无法预防,比如说遗传,又或是遭受过惨痛的经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采取措施并加以改善,能够防止这种心理问题恶化。
我们可以培养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来改善我们的精神状态,比如说饮食均衡、睡眠充足和定期锻炼等。同时,我们也需要抛弃那些不好的心理习惯,比如杞人忧天或无法摆脱过去。
3、心理疾病患者都有暴力倾向
很不幸的是,很多大规模枪击案或家庭暴力事件都与心理疾病相关,经过媒体头条的发酵,导致大家都认为心理疾病患者都有暴力倾向。我们在看到对这些犯罪分子的描述时,经常会为他们贴上“心理不正常”之类的标签,但实际上不少有心理问题的人并没有暴力倾向。
而且据美国心理协会调查,研究显示仅有7.5%的犯罪和心理疾病才有直接相关。也许,令人走向暴力犯罪的诱因仅是因为现实生活的残酷……
4、心理疾病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在心理治疗中,我们会帮助引导患者构建精神力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些患者表现出极力反抗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被当做了弱者。“精神力量”这个词被他们认定是侮辱性词汇,会让人联想到患有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的人精神上是软弱无能的。
其实,精神力量与心理健康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比如说一个患有糖尿病的人身体也很强壮,心理有问题的人内心也可能很强大。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很多心理有问题的人的内心,坚强到我们无法想象。
所以说,不管我们有没有心理问题,其实我们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在精神上变得更加坚强。
那些在困境中不会瞬间放弃或是半途而废,且愿意面对挑战的人,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
5、心理疾病是不可疗愈的
大多数心理疾病都可以彻底根除,但也有少部分心理疾病难以根除,比如说精神分裂症,一般可以在药物和心理干预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国家精神疾病联合会表示,超过半成以上的心理患者都可以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得到控制,从这个希望来看,未来彻底根除多种心理疾病也是有可能的。
预约鱼火心理捕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