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离不开家暴自己的人?(上)

2019-11-28
  
 
  很多人都觉得家暴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现实生活中却又不少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情发生。
 
  家暴是一个听起来很不安的词语,提起这个词,我们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鲜血淋漓的伤口、乌青发紫的伤疤。
 
  很多人认为明显的肢体伤痕才算家暴,其实不然,家暴的形式有很多种,且产生的心理伤痛比那些肢体伤痛更加严重,即使身上的伤口愈合了,但也不代表心理上的伤痛也会随之消失。
 
  家暴是指亲密关系中,以获得或维持权利或控制为目的,实施一系列虐待或暴力行为。
 
  一般有些人说到家暴,就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经历过,理所当然地认为家暴就是进行肢体上的伤害。
 
  其实,施暴的形态有很多种,有身体暴力、情绪暴力、心理暴力、经济暴力和性暴力五种类型,同时会存在多种类型的家暴。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暴力,都会对受害人造成一定的身心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虐待,因为这种伤痛是无形之间的,很容易被人忽略。
 
  在长期的情绪和心理虐待关系中,受害人会出现低自尊,和强烈的内疚感。
 
  但最令人不解的是,人们无法离开家暴自己的人。
 
  据美国反家暴联盟的数据显示,竟然有85%的受害人无法完全离开一段虐待的关系。
 
  据美国家暴热线在前几年的统计,一个被害人平均要经过7次的努力尝试离开,才能真正离开家暴者。甚至对于被害者来说,离开家暴者,甚至是会产生不安全感。
 
  很多人会不明白,对方都这样对待自己了,为什么还不离开家暴者呢?
 
  1、害怕遭受更多的伤害
 
  我们不知情的事情太多,离开施暴者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有可能会发生杀害事件。在受害者结束这段关系之后,有近80%的谋杀暴力事件发生。
 
  所以对于受害者来说,这也是他们离不开施暴者的原因。因为,施暴者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比较毁灭性的行为,比如威胁受害者的亲人朋友,或是去受害者的单位闹事等,使受害者无法离开施暴者。
 
  2、现实条件拘束了自己
 
  经济问题、缺少社会资源、其他文化或宗教原因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受害者无法离开施暴者。
 
  3、还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伤害
 
  很多人都不自觉自己受到了家暴,这很可能是因为受害者掉入了心理操纵陷阱。
 
  比如说责备行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家暴循环行程的基础。当暴力者不断地指责受害者,说受害者让对方失望时,受害者很可能就会产生不自信或低自尊的感受,甚至认为暴力者的言行是正常的,虐待的发生都是自己的原因。
 
  在长期的虐待中,受害者很大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比如抑郁、焦虑等。
 
  4、因为爱,所以容忍
 
  很多时候,受害者是能感受到暴力者的爱的,有家庭有孩子,受害者希望能够一家几口生活下去。
 
  暴力者在最开始时,不会展现出很多暴力虐待行为,看起来非常绅士或大方。受害者就会希望暴力者能够恢复到以前那般。很多受害者就会希望暴力者能够停止他们恶劣的行为,而不是结束这段关系。
 
  所以,对受害者来说,想要让他们相信暴力行为,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上的,一定会再次出现的几率很低很低。
 
  其实,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时,更应该考虑的是,为什么我会允许让自己置身于此危险的处境里?
 
  有些受害者可能会有一些无法克服的、潜意识中的自毁倾向,伤害的反复,会让他们痛苦,但是与此同时给他们的是一种“真实”“安心”的感觉。
 
  
预约鱼火心理捕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