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自杀?

2019-10-21
 
 
  鱼火君早上在刷微博时,翻到一条热搜,#美国老师回应抱住持枪学生#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名美国高中生在今年5月带着枪支进入学校,企图自杀,甚至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恐慌。体育老师发现之后,迅速按住枪并抱住对方,巧妙地解除了武器。之后体育老师的行为时不离不弃地紧紧抱住对方,不断地和他聊天,安抚学生的情绪。
 
  不细究这名学生自杀的原因,但是可以说,心理学发现,自杀和我们的心理状态有紧密的联系。当我们越是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越是觉得想要放弃生命。
 
  那在什么情况下,人更容易自杀呢?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以下3种人更有自杀倾向。
 
  1、内心绝望,认为自己再也不能翻身
 
  对生活失去失望的人,最容易自杀,因为希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了希望,容易在生活中陷入一种绝望的境界,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最终放弃了生命。
 
  2、患有精神洁癖、抑郁症的人
 
  心理学家发现,患有精神洁癖的人,容易有自杀倾向。这种精神洁癖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小打小闹的那种(如恋爱中不能接受对方不是自己的初恋),而是无法接受社会的最真实面貌。这种人的包容性会比较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十分苛责。
 
  这种道德要求让他们认为,自己和这充满世俗的世界不够合拍,当自己内心的圣洁和现实世界的肮脏所碰上,无法藏起那种黑暗和脏污,他们就会陷入痛苦当中,饱受折磨。
 
  患有抑郁症的人更是如此,他们情绪低落,厌世的时候,需要倾诉一番或是一个温暖拥抱,却换来别人的冷嘲热讽,这样的行为直接中止了他们对外界发出的求救。
 
  3、生存压力或重大损失,导致他们的心理崩溃
 
  有种人,当生存压力过大或是遭遇了重大损失,以至于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余力去应付余生,便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的行为。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笑容经常挂在脸上,但是往往遇到一些重创时,内心十分脆弱,更有自杀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类的悲剧发生,我们一般都是在屏幕中看到这样的新闻,会认为它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不是这样的。身边潜伏的因子太多,谁又能保证那些看起来正常的人此刻是否在遭遇着什么?我们要对他人温柔以待。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人,我们要点燃对方的生命之火,重新让他们绽放勇气之花。就如文章开头,鱼火君提到的体育老师,在面对学生激动的心情时,只是单纯而又圣洁地给予他一个拥抱,不离不弃,并不断地安抚他的情绪,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地告诉对方:你值得活下去。虽然简单,但对他来说是他掉落悬崖前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这样就够了。
预约鱼火心理捕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