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刘丽涛:从一见钟情说起,为什么你会爱错人?
“我与心爱的TA相遇是否是上天的安排?”我们总会说,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据分析,每一次与陌生人邂逅的可能性只有1/5840。
“我所爱的人为什么偏偏是TA呐?”我们又是如何爱上一个人的呢?
“在提取行李的时候,克罗埃去了一趟洗手间。当她穿过大厅,朝我走过来的时候,她脸上那种焦虑不安、难受的表情,给我一种楚楚可怜的感觉。那种气质,让我忍不住想上前去安抚她,给她安全感。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察到爱的降临。”
——《爱情笔记》阿兰•德波顿
一见钟情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理想化。
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眼中的伴侣身上的光环,掩盖了TA所有的瑕疵。在那一刻,TA的缺点,甚至都变成了我们极为欣赏的部分。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光环效应也可以称为“”,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所以,只有在不了解所爱之人时,我们才会跌入爱河。最初的行动,必然建立在茫无所知的基础上。网恋、闪婚正是因为不了解而敢于投入,如果了解了可能就面临分手。这又或许成为恐婚一族的理由:不再相信爱情,也不寄希望于婚姻能延续和维持感情。
此外,熟悉感也是一见钟情的基石。
自我意识的产物
一见钟情的那个人其实是,也就是说我内心钟情的TA并不等同于外面那个人,但这人某一特质激活了我的熟悉感,“似曾相识”,“就像我的父亲一样”(长相或行事风格),我会因为熟悉而感到安全。如果再将对父亲的喜爱、追随、渴望投放在这个人身上,那就如磁铁般让我渴望靠近、亲近甚至依恋TA。
能遇见一个激活我爱的感受的人,的确是个人的幸运,因为激情爱可以鼓舞我义务反顾地进入关系,而只有全身心投入情感关系中,我才有机会照见最深最隐秘的自己,触碰到曾经未完成的遗憾,找到与重要他人和解的路径。
这世上从来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我们也不会因为对方的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了解他的全部。我们只是与心中的理想化自我,与过往留下情结的重要他人再次相遇(养育者或曾经的爱人),这也为我们提供一个机会。从自我心理成熟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生路漫漫,勇敢探索自己情感关系上的依恋类型,挑战不同的人际互动模式,边打怪边升级,终将遇见更匹配更优质的伴侣。
在寻觅或等待“对的人”的路上,识别自己心中的理想化形象,看清现实中的TA,还可以通过参加人际关系团体来体验和成长哦!
人际关系团体将为你提供一个温暖与支持性的容器,在保密专业的设置中,在心理咨询师刘丽涛老师的引导下,创造更多人与人深度连接的机会,通过彼此的交流,让大家对自己、对自己的关系模式有更深入的觉察或新的发现。
咨询师简介
刘丽涛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首席情感专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本科
现实疗法情愿卡讲师
艺术心理辅导师受训中
心理健康教育践行者
家庭系统理念推广者
个人成长团体促进者
【专业发展方向】
婚恋情感关系问题的修复
个体深度心理成长的促进
心身症状的艺术心理辅导